中國粉體網訊 劉欽甫教授,現(xiàn)任中國非金屬礦協(xié)會粘土礦物專業(yè)委員會副理事長、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物物理礦物結構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、中國煤炭工業(yè)技術委員會資源綜合利用專業(yè)委員會委員、中國礦業(yè)大學(北京)礦產資源與利用研究所所長。中國礦業(yè)大學(北京)能源地質系主任。目前主要從事納米粘土制備及其應用研究。其成果“納米高嶺土制備及其應用“課題于2004年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鑒定,被評為“國際領先水平”。
越過光芒,鎖定目光
煤炭,被喻為“黑色黃金”。 而他的目光,穿過了“黑色黃金”的耀眼光芒,落在了曾作為煤礦廢棄物的煤炭共伴生礦產——煤系高嶺土上。
1993年,劉欽甫開始攻讀煤田、油氣地質與勘探專業(yè)博士研究生。同年,在張鵬飛教授申請的有關高嶺巖的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中,劉欽甫作為骨干參與其中,于是“高嶺巖”三個字再次讓他眼前一亮,便對高嶺巖的興趣濃得再也化不開了。
1993年,成為了他學術生涯的重要分界點, 也讓他成為了國內較早涉足煤系共伴生礦資源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(fā)的學者。
一腔熱情,回國心切
正所謂厚積薄發(fā), 在美國學習工作期間,“納米高嶺土”技術的構思逐漸在劉欽甫的腦中萌芽,并開始思考如何將這種先進的技術與市場應用相結合。利用訪問中途回國的機會,劉欽甫將中國的煤系高嶺土樣本帶到美國,利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,嘗試制備納米級高嶺土。經過無數次的實驗,結果讓劉欽甫大為欣喜,中國的高嶺土經過加工生產出“納米高嶺土”具有極大的可操作性!劉欽甫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,訪問期還未結束就匆匆收拾行裝,帶著先進的高嶺土加工技術和滿腔熱情回國,欲在納米高嶺土產業(yè)化研究上一試身手。
悉心研究 重在創(chuàng)新
創(chuàng)新,是劉欽甫教授從事科研工作的一條重要準則。他非常崇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研究,謀求理論創(chuàng)新和高層次的應用開發(fā)。
劉欽甫教授利用一些高吸附性礦物對選礦廠廢水和工業(yè)廢水進行防治處理,取得良好效果。
目前劉欽甫教授已成功地研制出煤系煅燒高嶺土的生產工藝,同時針對目前我國石油催化劑的發(fā)展前景以及傳統(tǒng)的催化劑用高嶺土日益枯竭的局面,他還計劃致力于石油催化劑用于煤系高嶺土的開發(fā),努力將我國煤系高嶺土的開發(fā)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。
勤勤懇懇,碩果累累
1)一種納米高嶺土粉體及其制備方法.專利號ZL02158192.4.發(fā)明人:劉欽甫.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4日。
2)一種聚乙烯/層狀硅酸鹽納米復合材料制備方法.發(fā)明人:糜家鈴,劉欽甫等.申請日期:2004.12.24.專利號:ZL200410101592.2
3)具有補強和阻隔雙重性能的高嶺土/橡膠納米復合材料.發(fā)明人:劉欽甫,張玉德;申請日期:2008.11.4;申請?zhí)枺?00810172372.7
4)一種保持高嶺石晶形的煤系硬質高嶺巖剝片方法.發(fā)明人:劉欽甫,程宏飛;申請日期:2009.12.29;申請?zhí)?200910265857.50
樂在其中,興趣先行
在劉欽甫還是學生時就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在外人看來,學地質是很辛苦的,可是他卻經!巴妗钡门d趣盎然,覺得樂在其中。走上教師崗位之后,劉欽甫教授更加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(yǎng)。 他從不鼓勵學生們在教室里閉門造車,而是經常帶著他們走出校園,融入美麗的大自然,指導他們認識巖石礦物,體會地質的美妙之處,書本上的知識也就自然而然變活了。
劉欽甫教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奮斗,他坦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做研究和考察。雖然異常忙碌,但在煤田地質學的自主創(chuàng)新道路上,他還有很多事情想去做。